跳至內容

香港的安全性

香港 — 在《基本法》下蓬勃發展的國際商業金融中心。

香港連續24年獲《經濟自由度指數》報告,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。根據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;香港是全球接收外來直接投資的第三大經濟體,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內地。

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銀行金融中心。在評定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,香港排列亞洲第一、全球第三,僅次於紐約和倫敦。

截至2023年9月底,香港共有187

家銀行和其他經營接受存款業務的認可機構。

此外,全球一百大銀行中有80家在香港經營業務。在首次公開募股籌集資金方面,自2009年,香港在過去的9年內有5年都排名全球第

一。

香港特區作為一個面積僅約1,10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,何以持續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和人才流入?

答案可以在我們的《基本法》中

找到。香港奉行的自由資本主義經濟,當中許多要素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,其背後源於《基本法》的保證和要求往往被忽略,而它們對香

港的成功不可或缺。

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在1990年制定《基本法》。《基本法》體現有關國家對香港特區的基本方針政策,並確立“一國兩制”原則。

透過《基本法》,全國人大授權香港特區實行高度自治,從而使香港特區能夠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,與內地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不同。

《基本法》保留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,尤其第五章為香港特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主權,為香港得以繼續成

功奠下基石。

根據《基本法》第五章,香港特

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,並與中國其他地區保持財政獨立。《基本法》授權香港特區繼續使用本身貨幣,保持自由港地位,以及實行自由

貿易政策。

《基本法》對香港特區作為國際商

業中心的重要性低稅政策《基本法》第五章載列香港資本主義經濟賴以成功的多項重要經濟政策,低稅政策是其中之一。依據《基本法》第108條,香港特區實行

獨立的稅收制度,並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。《基本法》第108條和第五章的其他條

文(例如第106條)具有“財政防火牆”的效力,把香港和內地的公共財政完全分隔。香港一直奉行簡單、低稅率稅制,是其成為國際商業中心

的成功關鍵。香港的稅制採納地域來源原則,只對在本港產生的收入徵稅。

因此,香港只徵 基本法

收三項直接稅,並設有優厚的免稅額和稅項扣除。

三項直接稅分別為:

l利得稅:法團稅率上限為16.5%;法團以外的業務(即合夥業務及獨資業務)的相應稅率為15%;

l 薪俸稅:稅率上限為15%;

l 物業稅:稅率劃一為15%。


香港特區自1997年7月1日以來採取多項措施,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個人的稅務負擔,並增強香港在環球市場的競爭優勢。2005年取消遺產稅,在2006年生效。

多年來,香港一直致力為基金業提供稅務優惠,為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提供有利環境。

以資產管理業務的市場總額計算,

香港市場位列亞洲之首。截至2017年年底,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合計資產總值達30.5億美元,截止2023年8月。

香港自2008年2月起撤銷所有葡萄酒稅項,此舉促進香港的葡萄酒和相關貿易的發展,並使香港迅速發展為亞洲區內的葡萄酒貿易和分銷樞紐。葡萄酒進口總值為120億港元,成長(撤銷葡萄酒稅項的前一年)的6.5倍以上。香港自2009年以來一直躋身世界最大葡萄酒拍賣中心之列。

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也推出多項新的利得稅寬減措施,以鞏固香港的國際商業及金融中心地位。香港的安全性

香港 — 在《基本法》下蓬勃發展的

國際商業金融中心。

香港連續24年獲《經濟自由度指數》報告,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。根據聯合國世界投資報告;香港是全球接收外來直接投資的第三大經濟體,僅次於美國和中國內地。

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銀行金融中心。在評定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,香港排列亞洲第一、全球第三,僅次於紐約和倫敦。

截至2023年9月底,香港共有187

家銀行和其他經營接受存款業務的認可機構。

此外,全球一百大銀行中有80家在香港經營業務。在首次公開募股籌集資金方面,自2009年,香港在過去的9年內有5年都排名全球第

一。

香港特區作為一個面積僅約1,10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,何以持續吸引世界各地的資金和人才流入?

答案可以在我們的《基本法》中

找到。香港奉行的自由資本主義經濟,當中許多要素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,其背後源於《基本法》的保證和要求往往被忽略,而它們對香

港的成功不可或缺。

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在1990年制定《基本法》。《基本法》體現有關國家對香港特區的基本方針政策,並確立“一國兩制”原則。

透過《基本法》,全國人大授權香港特區實行高度自治,從而使香港特區能夠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,與內地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不同。

《基本法》保留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,尤其第五章為香港特區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主權,為香港得以繼續成

功奠下基石。

根據《基本法》第五章,香港特

區實行獨立的稅收制度,並與中國其他地區保持財政獨立。《基本法》授權香港特區繼續使用本身貨幣,保持自由港地位,以及實行自由

貿易政策。

《基本法》對香港特區作為國際商

業中心的重要性低稅政策《基本法》第五章載列香港資本主義經濟賴以成功的多項重要經濟政策,低稅政策是其中之一。依據《基本法》第108條,香港特區實行

獨立的稅收制度,並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。《基本法》第108條和第五章的其他條

文(例如第106條)具有“財政防火牆”的效力,把香港和內地的公共財政完全分隔。香港一直奉行簡單、低稅率稅制,是其成為國際商業中心

的成功關鍵。香港的稅制採納地域來源原則,只對在本港產生的收入徵稅。

因此,香港只徵 基本法

收三項直接稅,並設有優厚的免稅額和稅項扣除。

三項直接稅分別為:

l利得稅:法團稅率上限為16.5%;法團以外的業務(即合夥業務及獨資業務)的相應稅率為15%;

l 薪俸稅:稅率上限為15%;

l 物業稅:稅率劃一為15%。


香港特區自1997年7月1日以來採取多項措施,進一步減輕企業和個人的稅務負擔,並增強香港在環球市場的競爭優勢。2005年取消遺產稅,在2006年生效。

多年來,香港一直致力為基金業提供稅務優惠,為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提供有利環境。

以資產管理業務的市場總額計算,

香港市場位列亞洲之首。截至2017年年底,香港的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合計資產總值達30.5億美元,截止2023年8月。

香港自2008年2月起撤銷所有葡萄酒稅項,此舉促進香港的葡萄酒和相關貿易的發展,並使香港迅速發展為亞洲區內的葡萄酒貿易和分銷樞紐。葡萄酒進口總值為120億港元,成長(撤銷葡萄酒稅項的前一年)的6.5倍以上。香港自2009年以來一直躋身世界最大葡萄酒拍賣中心之列。

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也推出多項新的利得稅寬減措施,以鞏固香港的國際商業及金融中心地位。


網誌: 風險控管
連投險下的基金Evolution HKIF爆雷,香港安盛AXA背黑鍋???